初服得微汗,则解能食,汗出复烦者,服五合,恐一升多者,宜服六、七合为妙。皂荚驱风理痹,正为其有除瘀涤垢之能也。
「数则为虚」句,衍文也,当删之。方有执曰:其期也,谓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。
下利脉反滑,是证虚脉实不相宜也。若数脉见于关上,上下无头尾,如豆大,厥厥动摇者,名曰动也。
诸脉浮数,当发热而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饮食如常者,蓄积有脓也。病腹中满痛者,此为实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欲食冷食之下,当有「五六日吐之者」六字,若无此一句,则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,与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联属。发热若脉数大,胃热实邪也。
病肺痈者,属风热伤于荣血,血分有血而无津液,血为之凝蓄,故其为证,咳而不唾涎沫,吐脓血如米粥也。主之以薯蓣丸,散诸风邪,补诸不足,滋诸枯槁,调诸荣卫,故其药温润共剂,补散同方也。